GB/T 12960 - 2023《水泥组分的定量测定》对水泥组分测定提出了新要求,要保证基于此标准的水泥组分测定仪测量准确性,可从以下方面着手:
符合标准要求:选择符合 GB/T 12960 - 2023 标准规范的测定仪。关注仪器对不同水泥品种、混合材料类型及干扰元素的处理能力,确保其能依据标准规定的多种测定方法(如基准法、代用法)准确工作。 性能评估:考察仪器的测量精度、重复性、稳定性等关键性能指标。通过查看仪器的技术参数、第三方检测报告,或向已使用该仪器的用户咨询,全面了解其性能表现。 严格验收:仪器到货后,依据标准和合同要求进行严格验收。检查仪器的外观、配件是否完好,功能是否正常,并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测试,确保仪器测量结果在标准规定的误差范围内。
采样代表性:按照标准规定的采样方法,从具有代表性的部位采集水泥样品。对于批量生产的水泥,要从多个包装或散装水泥的不同位置取样,混合均匀后作为待测试样,保证样品能真实反映整批水泥的组分情况。 制备规范性:将采集的样品进行研磨、过筛等处理,使其粒度符合标准要求(全部通过 0.080mm 方孔筛)。充分混匀样品,并在 105℃ - 110℃烘干至恒量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,以消除水分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。
人员培训: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,熟悉 GB/T 12960 - 2023 标准内容和测定仪的操作流程。培训内容应包括标准中各种测定方法的原理、步骤、注意事项,以及仪器的日常操作、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等。 操作规范:严格按照标准和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。在测量前,对仪器进行预热、校准等准备工作;测量过程中,准确控制测量条件,如温度、时间、试剂用量等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入误差。 多次测量:为减小测量误差,对同一样品进行多次测量,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。一般测量次数不少于 3 次,同时计算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,判断测量的重复性是否符合标准要求。
标准物质核查: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对测定仪进行核查,确保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应与待测试样相近,核查结果应在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范围内。 能力验证与比对:积极参加相关机构组织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活动,与其他实验室的测量结果进行比对。通过比对,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,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,保证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处于较高水平。 内部质量监控:建立内部质量监控机制,如定期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、绘制质量控制图等。通过监控测量结果的变化趋势,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,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。
日常维护: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日常维护,定期清洁仪器的内部和外部,检查仪器的部件是否正常。例如,对于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的测定仪,要及时清理试剂残留,防止对仪器造成腐蚀;对于光学部件,要避免灰尘和污渍影响测量精度。 定期校准:依据标准和仪器厂家的建议,定期对测定仪进行校准。校准可由仪器制造商或具有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,校准周期一般为 1 年。在校准过程中,要严格记录校准数据,确保仪器的测量准确性符合标准要求。

|